学生  |  教职员工  |  访客  |  招标采购     首页  |  English     
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管理服务>>信息公开>>计划总结>>正文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工作总结

2013-12-31 00:00  文章来源:  浏览人次:[]

2013年,学校在省教育厅、市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率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发[2012]2号”文件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高校维稳工作精神,牢牢把握“全力追赶、力争超越,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总基调、总目标,实施“质量兴校、科教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按照遵义市中长期教育“十二五”规划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为主线,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和争创“省级安全文明校园”为契机,落实“文化建校”,构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取得一定成绩。

一、圆满完成全年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务处、各教学系部按照“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学用结合、服务社会”,培养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医药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认真开展教学工作,以教学计划为标准,圆满完成2013年教学任务。

(一)保质保量完成教学计划

2013年,学校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按教学计划下达教学任务,各教学系部在专业教师严重匮乏的情况下,通过校内调剂、给教师加担子、聘请兼职教师、外聘教师的方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完成了194门课程78086节课时量的教学工作。

(二)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师教学质量

学校教学工作严格执行三级领导听课制度、“三期”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年青教师试讲制度,定期开展“以学评教”、“以教评教”、“以教评学”活动,严肃考风、考纪,严格执行试卷质量管理办法,保障考试质量的客观性和可靠性。2013年,共组织80余名教师上公开课,50名青年教师参加试讲,有200余名教师参加听课;组织100余名教师参加监考培训。

(三)加强学籍管理,认真完成学籍注册工作

2013年,学校完成学生学籍电子注册9297人(其中中职学生1411人),学生学历图像采集2494人,毕业证书验印工作4297人;新生网上学籍信息核查率达100%。

(四)抓好教材管理工作,满足教学需要

学校对教材选用的原则、范围,订购教材的原则,教材预订、采购、收费,教学用书的领用等教材管理规定严格执行。2013年订购教材50余万册,主要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新增协和医学院教材。

(五)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根据教育部《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227号)要求,完成学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

(六)完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上报工作

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报送工作的通知》( 教职成司函〔2013〕168号)要求,在数据采集复杂、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各部门通力合作,顺利完成2013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报送工作。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办学软实力,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扎实做好“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系统建设工作,科学地着力办学治校内涵建设,不断探索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打造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

(一)扎实做好“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

按照“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标准,制定学校“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实施方案,成立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有计划地完成“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建设任务。一年来共组织召开了“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推进会3次。

1.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学校依托央财支持的护理、医学影像技术

两个“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项目”,积极开展涵盖基础、临床、中医、中药等课程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了全校各专业精品课程建设。2013年共评出12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有3门课程被推荐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市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说课比赛,3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

2.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一支严谨治学、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富有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开展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2013年,学校共评出4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4名校级教学名师,12名校级优秀青年教师;推荐申报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1名教师参加贵州省首届“创新杯”英语教学大赛,荣获三等奖。

3.挖掘优秀教学成果。2013年,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组织开展校级教学成果评选工作,评选出8项优秀教学成果。

4.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学规划新校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学校进一步规范目前校内实验实训管理,充分挖掘潜力、资源共享,满足实验实训需要;继续适度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新增校外实训基地27个,使校外实训基地增至103个,满足了近4000名学生的毕业生产实习。

5.加强学生技能培训,增强学生实践能力。2013年,学校组织中职学生参加遵义市中职护理技能大赛,44名同学获奖;选拔6名学生参加贵州省护理技能大赛,荣获团体组织奖,2名同学荣获一等奖;2名同学荣获二等奖;2名同学荣获三等奖,6位老师荣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选派1名同学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护理技能比赛获优秀奖。首次参加“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荣获团体三等奖,1名同学荣获个人二等奖,2名同学荣获个人三等奖,3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选派1名同学参加第四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贵州赛区选拔赛公共英语组比赛,荣获二等奖。

(二)认真做好央财支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工作

1.2013年是学校护理、医学影像技术两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的收官之年。两个项目获得央财资金430万元,教育厅支持资金100万元。两年来,学校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任务书有计划、有步骤组织项目建设,完成项目各项建设目标,2013年11月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家组验收。

2.2013年,学校按照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申报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教财厅函[2013]16号)要求,成功申报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针灸推拿专业实训基地建设,2013年12月已由教育部批准立项,项目资金360万元,其中央财支持资金210万元。

三、加强科研工作,实现教学科研双促进

学校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加大对科研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做好科研成果的申报和转化、开发运作,鼓励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加大校际合作和科研院所合作,多渠道获取科研项目,进一步提升我校科研水平,实现教学、科研双促进、相长共赢的效果。

2013年,学校教师申报各级科研项目53项,成功获得立项资助项目30项,获得立项资助经费120.55万元,其中市、校联合项目12项,获得立项经费45万元。作为专家参加省市科技成果鉴定会5人次,科研项目立项评审会5人次,项目验收结题2人次;1名专家为遵义市培训药工药农200多人。申报遵义市科技进步奖1项。成功召开了学校第二届科技表彰大会。

四、圆满完成招生任务,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一)探索招生新模式,圆满完成2013年招生工作

1.2013年,学校专科招生计划3300人,录取3262人,录取率为98.85%;报到2800人,报到率85.84%。文史类录取平均成绩385分,高出省内专科投档线185分;理工类录取平均成绩293分,高出省内专科投档线113分。录取率、报到率连续三年保持良好势头。

2.2013年,学校积极响应全省高职(专科)院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精神,首次试行自主招生,选拔录取5名优秀学生。

(二)开展多形式的校际合作,实现办学模式多样化

1.2013年,学校招收中职生947人,其中自主招生632人,通过与正安县职高、遵义县职高联合办学招生315人。另解决政府困难,接收“非法开封卫校遵义教学点”学生64名,维护了社会稳定。

2.2013年,学校顺利完成成人专科、本科的招生任务,共招收专科临床、护理、影像、中医专业学生351人,本科临床、护理专业学生46人。

(三)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2013年,学校组织现场招聘会10余场次,邀请招聘单位123家,为学生提供了2500多个就业岗位;开展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考核工作,近2000人获得职业技能合格证;护理专业733名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707人通过考试,合格率高达96.85%。这些工作拓宽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2013年学校毕业生就业人数1601人,就业率达92.97%,对口就业人数1599人,对口就业率92.86%,通过“专升本”被遵义医学院录取12人,贵阳医学院录取28人,贵阳中医学院录取20人。真正实现了“进口旺,出口畅”。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学能力

学校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提升教师素质,维护教师权益,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人才引进和招聘

2013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遵义医专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开辟了遵义医专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学校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研究生33名,同时顺利完成了公开招考及选调人才工作,从1268名报考人员中选拔出优秀人才34名,比去年翻了一倍多。大大减轻了学校人才匮乏压力,改善了学校人才队伍在年龄、学历、学位、职称、专业结构的协调性,从根本上缓解了师生比不协调的办学矛盾。

(二)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

2013年,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积极协调和组织开展教师在职学历教育和临床培训工作,共派出近40名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培训和到一线医院临床进修,大大增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遵义医学院联合,在我校举办在职研究生学历培训班,共有38名教师参加学习,实现了教师教学与学历提升双赢格局。

六、认真做好学生奖、贷、勤、减免工作,解决学生后顾之忧

(一)专科学生助学工作

2013年,学校完成6名国家奖学金、205名励志奖学金、1850名国家助学金的评选表彰工作,奖金共计570.05万元;开通“绿色通道”,解决1208名困难学生学费问题,保证其按时入学、安心上学;办理1998名学生生源地贷款手续,并开展学生诚信教育;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156个,发放勤工助学经费15万元;办理应征入伍学生学费补偿19600元;办理37名基层工作学生的学费补偿。

(二)中职学生助学工作

发放中职助学金122.025万元,资助学生1531人;为1739名中职学生办理国家免学费,金额132.164万元;为3581名中职学生申请国家免学费,共计358.1万元。

七、新蒲新校区建设快速推进

2013年,市委、市政府将我校新校区建设纳入遵义市重点工作,政府贷款8亿元用于加快遵义医专新校区建设,并新增约1亿元作为医专新校区基本教学实验设备专项资金,有力推动了我校新校区建设工作。

目前,学校新校区建设正有序快速推进,7栋学生宿舍楼主体已封顶;公共实验楼、中医系、护理系、风雨操场主体即将封顶;公共阶梯教室施工至主体三层;图书馆施工至主体四层;医技系、卫管系施工至主体二层;其他单体建筑均完成基础施工;学校新校区教学实验设备采购小组正积极配合新蒲新区管委会开展设备采购工作;公租房建设主体工程拟于今年年底全部完工;教职工商住楼建设工程已正式启动。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遵义医专新校区2014年9月1日学生将正式入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八、加强附院建设,实现校院双赢

2013年,学校附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以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严抓医疗规范化管理和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被遵义市卫生局授予“2012—2013年度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先进单位”。

(一)基本情况

1.附属医院改扩建工程经遵义市发改委批准立项,2013年列入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目前,总体规划设计已经完成,正在报批。

2.附属医院提高了医疗文书和处方质量,提高了医疗质量;为保障用药安全,方便患者购药,开通了慢特病购药绿色通道,提供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健康咨询,举办健康讲座等便民措施;为五保户、特难户等住院患者减免住院费110295元;治疗精神专科门诊病人1500人次,收治精神病专科住院病人428人,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0%。

(二)团队建设

2013年,附院增加专家2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106人。成立了重症医学科和康复医学科,影像科进行二级分科,放射科、超声科独立建制。选送5名临床医学专业人员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培训。

(三)科研工作

附院获得科研项目立项2个,参与科研项目研究4个,检验科新开展了5个项目检查;HIV实验室上半年顺利通过验收。

(四)教学临床实习工作

2013年,附院承担了52名学生的临床实习工作,比去年增加实习学生22名,同比增长73%,满足实践需求,实现院校双赢。

九、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学校党政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校园安全稳定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将安全稳定工作纳入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综合治理、维稳、消防、安全专题会议,适时开展安全隐患检查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人、财、物上竭力保障。及时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维稳、消防安全和禁毒工作等领导小组,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在“6.4”、“8.15”、“9.18”等重要敏感时期及全国“两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一年来,学校没有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无交通安全事故,无重、特大刑事和治安案件,无群体性事件发生。

(一)狠抓学校安全及综治工作,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积极组织开展“省级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制定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加大门卫值勤、户籍管理、法纪宣传教育等工作力度;组织近5000余名师生进行防灾减灾演练,彻底排查校园内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及时划拨专项经费近50万元更换、维修、配置两校区消防等安全器材;主动与相关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发现问题做好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处置工作并及时上报,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2013年,学校在构建“四零一体”警校共建新模式荣获“全省安全文明校园建设成果”一等奖;再次被评为“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被辖区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校园”和“无毒学校”。

(二)搞好食品卫生,保证师生饮水和食品安全

1.稳定食堂学生饭菜价格,保证师生食品卫生安全。学校党政领导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食堂物价稳定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加强对学生食堂饭菜原材料采购、加工、能耗等环节的管理,保证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在3.5—4元/餐。一年来,学校师生食堂没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出现学生不满意上访等问题。

2.妥善处理突发应急事件,保障教学生活有序进行。2013年,桃溪校区突发大范围停水,学校紧急处理,投入近20万元及时解决了师生用水问题,维护了学校稳定,保证了学校正常运转。

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再次取得优异成绩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内涵,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政治信念,积极迎接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取得优异成绩。2013年再次在全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荣获“优秀”称号。

(二)以学习十八大为契机,以社团活动和体育运动为载体,开展“中国梦”系列活动,落实“文化建校”

1.开展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中国梦”等为主题的演讲、报告座谈、读书征文、诗歌朗诵、文艺演出、志愿帮扶等活动34次,全力塑造“育医者仁心、建平安人文”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人文的育人环境。

2.开展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2013年4月,举办学校第七届田径运动会,共有293名运动员参加25个项目的角逐;圆满完成5000多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上报工作;组织参加2013贵州省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在高职高专组比赛中成绩优异,共夺得1项冠军、4项亚军、2项季军。

(三)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学生评先选优工作

1.2013年,学校评出“优秀共青团干部”61名,“优秀学生会干部”51名,“优秀学生社团干部”35名。通过开展干部评优活动,提高了学生干部的管理水平。

2.推荐申报省级先进班集体1个、优秀辅导员1名,省级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共76名;表彰校级优秀辅导员、先进班主任18名,先进班集体9个,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工作积极分子747名。通过开展评优表彰活动,树立优秀榜样,促进了全校师生共同进步,促进了班级文化建设。

十一、改进和完善校园网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升学校形象

学校积极开展校园网站改版工作,改进新闻报道,加强与省、市级新闻媒体的联系,利用校园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推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反映学校发展情况的新闻,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动态和办学成就,努力提升学校自身形象,为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坚强的思想理论保证和舆论支持,推进学校对内对外宣传工作。一年来,校园网发布更新学校重要信息、通报、新闻893条,总字数达53520字,上传图片达到450幅;新闻网刊发时政新闻526条。2013年,在贵州省高等学校门户网站建设评估工作中取得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十二、加强对外交流工作

学校认真贯彻国发[2012]2号文件关于“鼓励贵州高校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的精神,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竞争力,扩大学校在省内外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办学影响力。2013年,学校与国外2所大学(英国知山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学院)和1个中心(University Indoesia的食物与营养中心)签订对外交流合作协议与初步合作意向书。组队参加第六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之首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成果展”,加强了校际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

十三、深化服务意识,强化服务保障

学校行政后勤工作承载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托。2013年,学校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推行“标准化、科学化、人性化”建设,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的宗旨,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一)增强服务意识,为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提供服务保障

1.落实中央、省、市改进工作作风精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塑造服务窗口良好形象。完善学校公文处理、印章使用等制度,科学规范处理公文1200余件,完成2274件文件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工作,收转分发2613件报刊、信件,会务安排216余场次,办理学生证件3163余人次,接待来人来访近10000人次,公务接待经费比去年节约近70%。

2.完善车队管理制度,科学管理公务车,通过制度建设旨在增强驾驶员服务意识及安全意识,提高了驾驶员综合素质。全年累计派出车次6000余次,安全行车26余万公里,接送师生员工7000人次,公车使用经费比去年节约近60%。保障了学校正常工作用车需要,维护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3.加大图书馆软件投入,2013年投入资金35万余元,续购CNKI医学、社科类数据库,购买10万册超星电子图书;办理借书证1204人次;办理书籍借还1000余人次、期刊借还20000余人次。

(二)积极筹措资金,科学合理预算,为学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编制年度预算,严格执行2013年度预算,保证学校正常运行开支和学校基本建设资金的需要。

积极争取省政府、市政府、市财政、市教育局对学校发展建设的支持,保证教育经费拨款足额下拨,筹集到位科研经费78.5万元,专项建设资金379万元。

在国家宏观调控和银行对高校贷款紧缩的情况下,加强与金融单位联系,争取信贷支持,在贷款过程中,继续争取利率下浮的优惠政策,全年累计节约利息支出16余万元。

十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理论和业务学习不够,有待加强。

(二)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善,制度执行力不够。

(三)省级示范校建设力度不够。

(四)资金缺乏,未能实施绩效新方案。

 

2014年主要工作思考

(一)协助遵义新蒲新区管委会按时完成新校区建设,力争2014年9月按时搬迁。

(二)大力推进省级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内涵建设,以教学为中心,以社会所需人才为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学生教育培养体系。

(三)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新引进和招聘教师和管理人员60名左右。

(四)加强学校干部、教师、管理队伍的工作作风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五)注重民生工程建设,抓好教职工商住楼建设工作。

回顾2013年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新的一年里,学校党政一班人将带领全校教职员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发[2012]2号文件和省、市相关精神,凝心聚力、克难攻坚,不回避、不退缩,始终把发展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来抓紧、抓实、抓好,凝聚全校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为学校美好的明天继续奋斗。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13年12月31日

上一条: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工作要点 下一条: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3)1号文件

打印    收藏

  

校办公室电话:0851-28776265 传真:0851-28776265
招生办电话:0851-28776222   28776294   28776293
管理部门:网络中心 xxzx@zunyiyizhuan.cn
通信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平安大道北段8号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邮编:563006

学校订阅号

学校服务号

隐私说明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9003459号

贵公网安备:52030002001008号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