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职员工  |  访客  |  招标采购     首页  |  English     
主站
当前位置: 首页>>管理服务>>信息公开>>计划总结>>正文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工作总结

2016-01-04 16:06  文章来源:党政办  浏览人次:[]

2015年,是学校各项工作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在教育部、贵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关心指导下,在遵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紧紧围绕学校党委制定的工作思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整体搬迁新校区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经过全体师生和医务员工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深化改革,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求真务实,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坚持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认真调研、多方征集意见,修订了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并按其下达教学任务,保证了教学运行稳定有序。

(二)提升质量,积极推进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对教龄5年内的青年教师开展了教学专项检查。坚持日常教学检查和定期开展三期教学检查,组织系(部)定期开展“以学评教”、“以教评学”和“同行互评”活动;组织公开课、检查性听课;严格执行年青教师及外聘教师试讲制度,坚持教师必须试讲合格才能上讲台。对新进教师及实验员进行了与教学相关的培训工作。各教学系(部)负责对新进教师进行业务指导,并确定老教师一对一帮带。学校还成立了校内教学督导组,不定时开展教学检查和督导工作,使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严肃考风考纪,规范考务管理,规范监考行为,重视保密工作,无试卷泄密事故。组织开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学生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达93.4%。

(三)强化责任,积极推进学籍管理工作精细化。完成2013级2731人学历图像信息采集核对工作,完成2013至2015年学籍电子注册11953人,2015年办理毕业证书3415人,完成了2016年1月毕业的422位中职学生信息核对工作;完成2014级170位大专生专业调整、完成了大中专学生毕业证明书补办工作及休学、复学、退学、保留学籍等工作。

(四)提高认识,积极推进教材服务工作优质化。在教材选择过程中,始终坚持优中选优,完成全校13000多名学生和全校教师20余万册教材的征订、发放工作。积极支持教师申报和参与各级各类规划教材的编写,2015年我校有20多名教师担任了国家规划教材的主编或副主编。

(五)示范带动,积极推进专业与课程建设合理化。组织申报了口腔医学专业、中医美容技术、中医保健技术、预防医学4个专业。评定审核了《妇产科学》、《儿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中药学》4门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组织开展了校级优秀青年教师公开课、优秀教案评选工作。组织教师参加遵义市高职高专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2人。针灸推拿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贵州省中医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贵州省校企共建开放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部分投入使用。

(六)注重实践,积极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正常化。目前,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共计104个,其中县级及以上医院76个,乡镇医院11个,药业企业14个,市县级疾控中心、食品卫生监督所3个。全年安排3377名大中专学生到各实习基地实习。承办了2015年遵义市“中职护理技能大赛”,我校学生获奖18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6人。在2015年贵州省职业院校护理技术技能大赛中,学生获奖5人,教师奖1名,荣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5人。

二、秉承创新,科研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学校与贵州省科技厅、遵义市科技局成立了联合资金项目105万元,为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及人才团队建设搭建了平台。学校每年安排10万元作为学校社会科学研究资金,启动了投资1200多万元的学校公共科研平台建设。完成了《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修订。全年申报各级科研项目53项,成功获得立项资助项目17项,资助经费106.5万元。其中,省科技厅项目7项,省、市、校联合项目32项,省教育厅项目4项,立项1项。

三、拓展思路,招生就业渠道进一步畅通

全年自主招生183人;高考招生4580人,报到率83.27%。学校组织现场招聘会1次,邀请招聘单位105家,为学生提供了928个就业岗位。2015年学校毕业生就业人数2456人,就业率达94.61%。其中1192人在公立医院中就业,285人在民营医院中就业,32人在其他企、事业单位就业,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高校76人,对口就业率达到81.72%,顺利办理完大专毕业生报到证共2596人。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千方百计成立了遵义大学城众创空间,为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和孵化出更多企业提供了平台。

四、充实队伍,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

面向社会公开考核、招聘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共45人,其中研究生18人,调入3人,改善了学校人才队伍在年龄、学历、学位、职称、专业等方面的结构,从根本上缓解了师生比不协调的办学矛盾。与遵义市第二人民医院合作,聘任了28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护人员为学校兼职教师。完成新增人员初聘培训51人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42人次,青年素质能力研修班培训85人次,党校系统培训共179人次。开展教师节纪念活动,对17名优秀教师、5名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30年教龄工作者,3名教学名师、3名优秀青年教师进行了表彰。

五、强化服务,学生工作方法进一步优化

(一)精准扶贫,资助工作精益求精。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资助政策,以奖励先进、扶助特困为导向,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完成10名国家奖学金、278名励志奖学金、2866名国家助学金的评选表彰工作;开通“绿色通道”,办理3358名学生生源地贷款手续,并开展学生诚信教育;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116个,发放勤工助学经费16.2万元;办理应征入伍学生学费补偿7.9万元。发放中职助学金40.1万元,资助学生535人;为2024名中职学生办理国家免学费,金额202.4万元。

(二)真抓实干,工作成效明显提高。本着服务学生、方便学生的宗旨,成立了“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以校园文化月及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学生活动28次。举办了《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的呼唤》等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精神食粮。评选表彰先进团总支2个,先进团支部11个,优秀学生社团1个,优秀共青团员190名,优秀共青团干部104名,优秀学生干部33名,优秀青年志愿者20名,优秀学生社团工作者20名,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获得者19名。推荐申报省级优秀毕业生79名,三好学生22名,优秀学生干部8名,先进班集体1个;校级优秀毕业生329人, 三好学生、优干、积极分子689人。做好征兵工作,输送2名学生参军入伍,完成2014年应征入伍13人的学费补偿79000元。组织实施了新生军训工作。学生男子足球队荣获全市首届职业院校“职教杯”足球赛冠军和全省高校联赛高职组第七名。

六、加强治理,校园环境进一步安稳

以建设“安全文明校园”为目标,努力形成“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构建了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综合治理,认真做好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建筑安全等工作。举办了安全教育周大型主题活动,大力开展安全与法制教育,净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切实打击校园违法犯罪活动,监督指导安全隐患整改,实现了“三无”目标。组织开展消防演练2次、反恐防暴演练2次、应急疏散演练1次。协助公安机关处理治安和刑事案件22起,调解民事纠纷事件10余次。切实做好了反邪教、反传销、禁毒等工作。

七、强化保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加强公务车管理,既为教职员工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服务,又为学校每年降低40万元的租赁成本。加大图书馆软件投入,续购2016年CNKI医学、社科类数据库和万方数字数据库,学校教职工登陆同方知网和万方数据库105114次,下载27212次;加强馆藏建设,丰富图书资源,采购新书6万多册,订阅期刊418种,比上年增加160多种,订阅报纸33种,期刊阅览室读者阅览8000余人次。投入资金XXX万元,为基础部、中医系、临床系购置了实验实训设备。做好学生寝室服务管理工作,排查寝室施工存在的问题和设施维修事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做好新校区医务室日常诊疗、药物采购配置、传染病防治、办理医疗证等工作。全年接诊师生11000多人次。加强资金管理调度,为学校运转提供了资金保障。

八、深化交流,办学思路进一步明晰

学校派出14名相对应专业学生赴台湾弘光科技大学进行短期研修;制定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对口帮扶我校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论坛,加强了校际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组建团队到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铜仁学院考察学习,接待了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医专、上海职业技术教育考察团等单位到我校参观考察。抓住上海帮扶机遇,制定了对口帮扶我校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学习贯彻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精神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会商,达成了将其作为我校直属附院的一致意见并呈报市人民政府。

九、强化宣传,学校形象进一步提升

以内聚人心、外塑形象为目标,宣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年来,学校采写、编辑和上传学校新闻信息及图片420余篇,新闻阅读量高达3890人次,制作悬挂条幅60余条、照相、摄像400余次,刻录光盘300余张,学校微信订阅号新媒体平台资讯阅读数超过500万次。通过校园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推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反映学校发展情况的新闻,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动态和办学成就。还借助于2015年贵州省第三次项目观摩会走进遵义以及全省“新两基”暨四项教育突破工程现场观摩会代表团参观我校的机会,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提升了学校形象。

十、密切配合,校院双赢进一步增强

截止到2015年11月30日,附院总收入6993.68万元。门诊人次84004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5.57%;急诊12131人次7129人,较上年同期增长33.53%;病人满意度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07个百分点。招录优秀毕业生20名,面向社会公开考试聘用20名工作人员进入编制管理,引进了2名专业技术人员,新聘任了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7人,初级职称44人。附院承担中医专业、临床专业、护理专业教学任务,参与教学达260学时。组织开展院内教学试讲,9人获得教学资格。全面启动了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改扩建项目前期手续,教学楼改造为病房项目将于2016年2月底完成。遵义市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综合楼、门急诊楼及保障房土建主体全部完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学校也还清醒认识到在内涵建设、二级管理、科研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干事创业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在新的一年里,学校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党代会既定目标,组织全体师生员工为学校建设改革发展再创新业绩、再上新台阶!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015年12月31日

上一条:中共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2015年工作总结 下一条: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工作总结

打印    收藏

  

校办公室电话:0851-28776265 传真:0851-28776265
招生办电话:0851-28776222   28776294   28776293
管理部门:网络中心 xxzx@zunyiyizhuan.cn
通信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平安大道北段8号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邮编:563006

学校订阅号

学校服务号

隐私说明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9003459号

贵公网安备:52030002001008号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