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评聘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人事评聘 -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双高校建设】【党建工作经验交流汇编】第三期

发布人:rsc123456     资料来源:组织人事处    发布时间:2022-06-06   浏览次数:

序言

    为提升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学校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实施方案,结合党建引领发展成效工作需要,及时掌握、反映、交流党建工作动态和成果,通过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充分发挥党建信息服务决策、指导工作的重要作用。本期选择药学系党支部《创新融合“4+4”工作模式,做好双创工作》进行分享交流。

 

 

一、工作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的党建工作要把好办学方向、深化综合改革、促进内涵发展,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的有效融合既是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科 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向高校基层逐级延伸,牢牢把握好立德树人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根本任务,药学系党支部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结合度不够等问题,认真落实“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构建“4+4”党支部建设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树“4个一流”工作目标,提升战斗力。一是率先垂范,建“一流”班子树立看齐意识,始终牢记肩上职责。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的责任共担机制,全体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全力打造齐心合力的“一流”班子。二是凝心聚力,带“一流”队伍努力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实践能力、鉴定能力”三力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合作,搭建教师教学团队培养平台。主动对标提质培优要求,深度加强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带动专业教师、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因才因技施策,实行专业教师动态梯队培养。制订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与社会服务型三个不同结构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推进教师分类考核。三是提升素养,树“一流”典型开展教育学习活动“提素质”。以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大力加强教师政治思想教育。开展典型宣传先进”。注重把精神培育和典型宣传引领有机结合。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开展多种教学竞赛活动。通过业务练兵活动,涌现许多业务骨干。四是齐心协力,创“一流”业绩“全校一流”为目标,将专业升本作为“十四五”期间重要工作目标,敏锐感知,主动作为,提升效能,创“一流”工作业绩。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体现先进性,在攻坚克难上体现战斗性。

(二)4个“党建+”,提升内涵建设

一是党建+三全育人党支部将“三全育人”的理念融入党建工作,探索建立了“党引领、团推进、班参与、企结合”育人机制。党建引领把大局。引导党员教师把讲政治贯穿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全过程,强化铸魂意识,开展全员“三讲”工程。一是党支部开展“大学生讲坛和专家讲座”活动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党员干部要“讲好专题党课、讲好专题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党员教师“讲好专业课、讲好党课”党员教师利用课前课间课后以及主题班会等开展20分钟左右的党课宣讲,用好话语权,积极传递党的声音。班团参与促活力。建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三培养”协同育人评价机制。打破党支部单一培养机制,将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评价的主体,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实施“两对结,三帮扶”工程。“两对结”,即教师党员与有专升本意向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引导学生更快成长成才教师党员帮扶学习困难学生、帮扶贫困学生、帮扶学生就业推进党建带团建工作。创建“红星耀青春”思政工作品牌,搭建更多学生成长平台。校企合作增实效。党支部和企业合作创建“校企党建共建实践基地”,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双向共赢”党建协同育人新模式,让党建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党建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二是党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突出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制定《药学系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开展廉政警示培训,落实责任清单。做到支部党员无违纪违法人员,无教学事故,无教学差错,稳步提升党建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党建+产教融合促进专业群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以产业发展为先导,以系统培养技能为基础,以强化实践教育为核心,促进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需求相匹配,开展“双主体”协同育人新模式。以重点专业为依托,与知名企业的强强联合。企业与支部结对共建“产学研”深度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青年教师下企业参与企业项目、员工技能培训等校企合作新思路进行实践,探索党建结对共建工作新举措。通过企业将鲜活的“劳模成长经历”“工匠精神培育”案例融入学生质量提升工程。

四是党建+教学改革目标引领增动力。将年度教学建设目标作为党建的工作目标,实现党建和专业建设工作的双向驱动。以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强化问题导向,支部组建富有特色的党员先锋队,将解决“问题”作为检验支部党的建设成果的“增长点”。典型示范促改革。支部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经验的研究、交流与推广,实施“三教改革”,力争实现“药学”专业升本目标。课程思政强保障。课堂思政有机融入教师教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使立德树人成为各类课程、教师的共同目标与信仰。一方面党员教师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潜在思想政治育人要素,培育打造2门精品课程思政。另一方面,建立党员干部、广大教师“三包四进”制度。三包指包年级、包班级、包社团;五进指进课堂、进宿舍、进讲座、进网络,共同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落实。科研创新增活力。鼓励支部党员积极投入科研工作,支部内部每月举行学术汇报及项目工作进展介绍,推进科研团队建设。

三、取得成效

通过党的政治思想指引教学、科研、师生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切实做“双创”工作,从而推动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2020年被评为“全省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连续三年党建考核获得学校一等奖。

近三年来,建立厂中校1个,洽谈校中厂1个,和药企合作办专业定制班5个。获得贵州省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立项7项,贵州省兴黔富民项目立3项。获得贵州省科技厅、遵义市科技厅项目立项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和中文核心20篇,主编或参编国家级教材61人次,获得贵州省科技厅千层次人才3人。创建“红星耀青春”思政工作品牌,连续三年就业率达95%以上,团总支曾3次获得遵义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学生团队在省级大学生讲思政课、辩论赛、创新创业等各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0次,二等奖7次,三等奖8次。

四、经验探讨

党支部着力强化党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制度引领和作风引领作用,切实提升党支部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以“4个一流”为目标,创新融合“党建 +”工作模式,提升党建品牌,发挥辐射功能,创新兼具对内吸引力和对外辐射性的开放式党建工作模式。努力将党建引领作用渗透到支部、融入到教学、覆盖到党员、辐射到全校,不断提高党建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力、推动力、渗透力。

 

打印    收藏